美国撤销朱拉尼通缉令,墨迹未干。紧接着,延长制裁的法案生效。
这并非简单巧合,更像是精心设计的布局。朱拉尼的“建国梦”,瞬间面临现实的冰冷打击。
叙利亚的悲剧,从未因阿萨德政权垮台而止步。一场更深远的“围猎”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本文将深入剖析,叙利亚如何从内战废墟,滑向被外部势力肢解的深渊。
新主掌权:空欢喜?
在叙利亚权力更迭之后,HTS领袖朱拉尼迅速主导了新政权的构建。他所设计的一套议会选举方案,被外界视为其巩固权力的核心手段。
这套方案颇具特色,被称为“半选举半任命”模式。在总共210个议席中,有140个席位计划通过地方选举产生。
其余的70个席位,则由朱拉尼本人直接任命。这种设计让外界普遍认为,他试图通过此举,实现从极端组织领袖到政治家的转型。
然而,这种看似“民主”的表象之下,是朱拉尼对权力的绝对掌控。他同步推进了严苛的政治审查。
那些被认为可能效忠前阿萨德政权的武装分子或地方势力,都成为了被清洗的对象。
今年3月,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爆发“阿拉维派黄昏”事件,就是明证。
在那场血腥冲突中,叙利亚安全部队与效忠前政权的武装爆发激烈对抗,最终导致超过千人死亡。
这场事件标志着阿萨德残余势力的溃败,也显示了朱拉尼清理异己的铁腕。阿萨德的复国希望,也因此彻底破灭。
但朱拉尼的权力引擎并非全速运转,其掌控的区域,主要集中在叙利亚核心地带。
国土的北部,依然有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盘踞。而在东部,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势力依旧强大。
近日,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就爆发了德鲁兹派与政府军的武装冲突,再次撕裂了脆弱的统一表象。
这场冲突导致数百人死伤,更有17.5万人流离失所,使得叙利亚内部派系矛盾进一步激化。
经济的崩溃,更是朱拉尼无法回避的困境。长达多年的内战,导致叙利亚GDP损失高达8000亿美元。
统计数据显示,如今九成以上的叙利亚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。贫困不仅是民生问题,更是社会动荡的温床。
即便“伊斯兰国”主力被击溃,其残余势力依然活跃。在代尔祖尔省,就有“伊斯兰国”残余势力袭击,致3名安全人员死亡。
这种内部失控,使得朱拉尼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外部。他迫切需要国际社会承认,尤其是美国的认可,以期换取合法性与援助。
但这恰好落入了美国精心设计的圈套。
华盛顿:双面牌局
美国对朱拉尼的政策,充满了令人费解的矛盾。一方面,华盛顿对其展现出某种程度的“示好”。
12月21日,美国政府突然撤销了对HTS组织领导人朱拉尼高达1000万美元的悬赏通缉。
同时,美国还将朱拉尼移出了恐怖分子名单。有消息称,美国国务院官员甚至曾拟会见他,讨论叙利亚的未来。
这些动作似乎预示着,美国准备将朱拉尼从“恐怖分子”改造为可以对话的“政治力量”,为叙利亚“新政权”背书。
然而,仅仅在一天前,即12月20日,美国国会却通过了一项法案。这项法案将《凯撒法案》的制裁延长至2029年12月31日。
这意味着,即便阿萨德政权已经垮台,叙利亚经济所面临的全面制裁,非但没有放松,反而将持续更长时间。
这种“一边拉拢,一边扼喉”的策略,凸显了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真实意图。它并非真心希望看到一个统一、强大、稳定的叙利亚。
相反,美国似乎更乐于维持一个分裂、衰弱且易于控制的叙利亚。通过《凯撒法案》,华盛顿牢牢掌握着叙利亚的经济命脉。
同时,美国在叙利亚东部长期扶持着库尔德武装,即“叙利亚自由军”,他们控制着重要的油气产区。
这股力量与朱拉尼领导的HTS形成了微妙的制衡,确保了叙利亚内部权力斗争的持续,使得任何一方都难以坐大。
朱拉尼或许曾对美国抱有幻想。他曾积极向美国示好,甚至协助解救了被绑架的美国记者提莫曼。
他或许认为,这些举动能够换取美国的信任和全面支持。然而,他低估了美国政策的复杂性和对其本质的不信任。
朱拉尼的恐怖主义背景,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华盛顿真正的盟友。他不过是美国地缘棋局中一颗可以随时弃用的棋子。
这颗棋子的任务,便是协助美国在叙利亚制造并维持一个可控的混乱局面。
这种美国式的“管养”策略,为叙利亚带来了长期的权力真空和动荡。而这种混乱,又为另一个更具野心的邻国,提供了千载难逢的“闷声发大财”的机会。
以色列:趁乱取利
在叙利亚内乱不止、新旧势力交替的混沌时期,以色列成为了最直接的受益者。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阿萨德的垮台和朱拉尼的崛起时。
以色列却在静悄悄地实现着其核心的战略诉求——开疆拓土。
阿萨德政权垮台后,以色列军方没有丝毫犹豫。其精锐部队“戈兰旅”迅速行动,跨越了战略要地戈兰高地。
他们在叙利亚境内建立新的定居点,并积极推动对这些区域的“事实占领”。这种行动,是以色列对叙利亚领土最直接的蚕食。
当然,这种扩张并非没有阻力。在马拉亚村,面对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,以军采取了强硬的武力镇压。
他们向抗议人群开火,试图以暴力手段驱散并震慑民众,确保其占领行为的顺利进行。
以色列的这些行动之所以能够“畅通无阻”,得益于叙利亚当前脆弱的局势。叙利亚自身的军事力量在多年内战中已几近瓦解。
曾是阿萨德政权主要盟友的俄罗斯,此刻正深陷俄乌冲突泥潭,无暇顾及叙利亚。莫斯科对以色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行动,大多采取了作壁上观的态度。
而新掌权的朱拉尼,为了争取美国的承认,对以色列的态度也表现出某种暧昧。他更关心如何巩固自身权力,而非与强大的以色列直接对抗。
这种多方默许或无力干预的环境,为以色列的军事扩张创造了完美的条件。叙利亚的国土,正被一点点地分割和吞噬,而这场“肢解”似乎无人能阻止。
结语
巴沙尔·阿萨德的复国梦已彻底破碎,但他未能终结叙利亚人民的苦难。朱拉尼在议会大厦中上演的权力独角戏,从某种意义上说。
更像是外部势力棋盘上的一个过河卒子。
当美国的制裁持续扼住叙利亚的经济命脉,以色列的定居点在叙利亚的土地上野蛮生长,而国内的派系林立和深重贫困成为新的日常时。
所谓“解放”的真正代价已昭然若揭。它并非通往自由与新生,而是通向一个被永久撕裂和掠夺的未来。
在这片被压迫和利用的土地上,谁也无法预料,一个叙利亚版本的“哈马斯”是否正在悄然孕育。
历史早已反复证明,极端的压迫和持续的掠夺,最终只会催生出更加激烈和不可控的反抗。
启远网配资-网上平台配资-配资天眼-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