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五古《览镜书怀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组诗或作于宝应二年(763),时李白客宣州当涂。
览镜书怀(李白)
得道无古今,失道还衰老。自笑镜中人,白发如霜草。
扪心空叹息,问影何枯槁?桃李竟何言,终成南山皓。
【注释】得道:道家指与天合一的境界;指道教修道的一种境界(由此可成仙或长生);指佛教修行的一种境界(然后可成佛);指符合道义(如“得道多助”)。《庄子-知北游》:“无思无虑始知道,无处无服始安道,无从无道始得道。”《抱朴子-金丹》(晋-葛洪):“上士得道,升为天官;中士得道,栖集昆仑;下士得道,长生世间。”《法华经-方便品》:“我今所得道,亦应说三乘。”《管子-法法》:“然则国何可无道,人何可无求。得道而导之,求贤而使之,将有所大期于兴利除害。”
扪心:抚摸胸口(表反省)。《神仙》(北齐-颜之推):“镜中不相识,扪心徒自怜。”
桃李:《史记-李将军列传》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”
南山皓:即商山四皓。《高士传》四皓:“四皓者,皆河内轵人也,或在汲。一曰东园公,二曰角里先生,三曰绮里季,四曰夏黄公,皆修道洁己,非义不动。秦始皇时,见秦政虐,乃退入蓝田山,而作歌曰:'莫莫高山,深谷逶迤。晔晔紫芝,可以疗饥。唐虞世远,吾将何归!驷马高盖,其忧甚大。富贵之畏人,不如贫贱之肆志。’乃共入商洛,隐地肺山,以待天下定。及秦败,汉高闻而征之,不至。深自匿终南山,不能屈己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首二句提出观点。修道如得道便无所谓古今(可长生),修道如失道终不免会衰老。中四句写览镜。对着镜子自笑镜中人,满头白发如霜草。扪心空自叹息,俺的形影为何这般枯槁?(发为啥霜草?影为啥枯槁?俺“失道”了吗?)末二句书怀。芬芳的桃李能说什么?终归会成为隐居山中的商山四皓。(修过道,坐过禅,但最终俺还是“枯槁”了。衰老既然不可避免,何不学商山四皓?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启远网配资-网上平台配资-配资天眼-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